5月17日行業要聞早餐
瀏覽量:1325 上傳更新:2021-05-19

國際動態
1、美國走向“滯脹”的十字路口
近期,原材料及大宗商品價格急漲,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更錄得10多年來最大升幅,再加上低就業,不禁讓人聯想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滯脹。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過去的6個月內一直警告人們,通貨膨脹的到來將不可避免。
2、拜登政府正審查關稅對大宗商品漲價和通脹的影響
美東時間周五,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White Hous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表示,拜登政府審查貿易關稅政策時,正在權衡其對大宗商品短缺和通脹的影響。疫情擔憂之下,美國民眾對消費品和其他產品需求強勁,導致從美國木材到計算機芯片都出現嚴重短缺。
3、日本緊急狀態實施范圍將擴大到9個都道府縣
據新華社消息,日本政府14日決定,將北海道、岡山縣、廣島縣納入緊急狀態實施范圍。這將使得日本的緊急狀態實施范圍擴大到9個都道府縣,日本此前于本月12日延長東京都、大阪府等4地的緊急狀態至5月31日,并將愛知縣和福岡縣追加到緊急狀態對象中。
4、印度首都宣布第四次延長封城
印度首都新德里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16日宣布,將新德里目前采取的“封城”措施再延長一周至24日。這是新德里第四次延長“封城”措施。凱杰里瓦爾當天在視頻會上表示,目前首都地區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呈下降趨勢。為了防止過去幾天取得的防疫成果毀于一旦,決定將“封城”措施延長至24日凌晨5時。
5、沃頓商學院教授:美國通脹率可能飆高到20%
正當全球市場熱火朝天地討論高通脹問題時,沃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發出了一個驚人的警告:美國通脹率在未來兩三年里可能突破20%。貨幣供應量如果再這么高增長下去,美國通脹就會爆表了。但美聯儲卻坐視不理,這在將來可能造成麻煩。
6、埃及開始蘇伊士運河南段航道拓寬工作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15日發表聲明說,蘇伊士運河南段航道已開始挖泥作業,以拓寬該段航道,使其擁有雙向通航能力。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在聲明中說,蘇伊士運河南段航道拓寬計劃將分階段進行。該計劃完成后將有助于縮短船舶通過運河所需時間,提升通航效率,增強通航安全性。
7、半導體危機讓美國無車可賣,北美生產商減產超120萬輛
據媒體報道,現在美國的汽車市場面臨一個巨大的矛盾局面。一方面,美國人對于汽車的需求量正在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性半導體供應不足,導致現在美國汽車經銷商門店里面陳列的汽車數量降至最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調查公司預計,由于不能充分確保用于安全系統、剎車和引擎的半導體,汽車制造商不得不在北美地區減產超過120萬輛汽車。據統計,到4月末為止,經銷商的店頭庫存(包括預計到達的新車)還不到200萬輛,只有通常的一半左右,是過去3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國內財經
1、國資委:堅決完成全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目標任務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郝鵬日前表示,要深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壓實壓緊責任,積極統籌協調,針對改革重點難點問題,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確保到年底完成三年改革任務的70%以上。
2、專家建言碳市場金融化:要充分考慮風險與影響
15日至17日,第九屆全國低碳發展管理學術年會在山西太原舉行,專家學者、企業高管熱議低碳排放。 第九屆全國低碳發展管理學術年會上,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表示:發展碳市場金融衍生品,要充分考慮碳市場金融化帶來的風險和對碳市場發展的影響。
3、前3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至3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7%。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重點群體就業仍面臨一定壓力。其中,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達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隨著6月份畢業季來臨,青年人就業仍存在較大壓力。
4、廣東流動人口超5200萬
廣東省統計局近日公布了廣東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11月1日零時,廣東常住人口達12601.25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比較,全省常住人口增加2170.94萬人,增長20.81%,廣東增量占全國增量的30%。數據顯示,廣東全省人戶分離人口為6063.51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5206.62萬人;廣東15-59歲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占比達68.80%,位居全國第一。
5、四川省2745個交通項目集中開工
5月15日,四川省鄉村振興暨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交通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峨眉山市符溪鎮舉行。當日進行集中開工的項目共2745個、5854公里,覆蓋全省21個市(州)和114個縣(市、區)。據了解,四川將通過實施撤并建制村暢通工程,五年新改建項目9000個、2.65萬公里,實現撤并建制村之間直連道路100%硬化或油化,路面寬度達4.5米以上,方便群眾出行辦事。
6、山東開展非煤礦山、?;奉I域安全生產專項普法百日行動
從山東應急管理部門了解到,5月至8月,山東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非煤礦山、?;沸袠I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普法百日行動。據了解,之前山東省已經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和安全生產駐點監管行動。此次,山東省將在非煤礦山、?;沸袠I領域深入細致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加強以案釋法警示教育,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7、一季度滬蘇浙皖經濟強勢增長
作為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一季度滬蘇浙皖經濟均強勢增長,跑贏全國增速的長三角城市比比皆是。今年一季度長三角的區域生產總值突破6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達24.55%,較去年同期提高0.44個百分點。
8、廣西啟動洪水防御IV級應急響應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決定,自5月16日20時啟動自治區水利廳洪水防御IV級應急響應。水文部門預計,未來一周:柳江上游及支流龍江、古宜河、洛清江、桂江及紅水河部分支流可能出現超警洪水;柳江可能出現警戒水位左右的洪水。河池、柳州、來賓、桂林及賀州等地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現較大洪水。
9、廣東第三座人口超千萬城市誕生
5月15日,《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2020年,廣東全省常住人口在500萬人以上的市有9個,比2010年增加1個。廣州常住人口繼續位居全省第一,達1867.66萬人;深圳位居其后,常住人口為1756.01萬人;東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千萬大關,為1046.66萬人,邁入千萬人口大市,使全省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市從2010年的2個增加到3個。
10、深圳十年人口增加超713萬
5月15日,廣東省統計局網站公布2020年11月1日零時該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常住人口有關數據。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廣東省21個市中,有15個市人口增加。人口增長較多的5個市依次為:深圳市、廣州市、佛山市、東莞市、惠州市,分別增加7136531人、5975805人、2304552人、2246388人、1445850人。
11、天津首批45宗集中土地出讓落定
5月14日-15日,天津市迎來今年首批住宅國有建設用地“兩集中”試點以來的土地現場集中出讓,成交地塊45宗,總出讓面積293公頃。本次集中出讓吸引了全國119家企業參加,兩天來實現成交總價達498.5億元,競買溢價達到約48億元。
12、深圳首拍六宗地有三幅溢價率超40%
上周,深圳市本次集中出讓土地共六宗,最終共攬金138億元。本次競拍的三宗地塊有兩宗達到最高限價之后進入競配建面積階段,一宗為價高者得,最后三宗地塊的溢價率都超過40%。
13、廈門首拍樓面價較去年暴增7成
上周,廈門2021年首次集中供地如期舉行。本次廈門的土地供應共5塊地,分別位于思明、湖里、海滄、集美、同安五個區。五宗地全部成功出讓,總成交金額約190億元。據貝殼研究院統計,廈門本批次成交樓面價為35823元/平方米,較2020年全年成交樓面價增長71.9%。潘浩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本批次中集中在市中心區域。
證券期貨
1、精選層再融資新規出爐
中國證監會14日公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指引第X號——精選層掛牌公司股票發行特別規定(試行)》,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全國股轉公司將在證監會的指導下同步推進精選層再融資配套自律監管規則的制定工作。業內人士預計,首單精選層再融資項目有望在下半年落地。
2、本周解禁市值837.52億元
數據顯示,5月17日-5月21日共有59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量57.9億股,按5月14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為837.52億元。從解禁市值來看,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三六零(228.25億元)、深信服(127.93億元)、金博股份(69.55億元)。
3、年內ETF新發數量達83只
Wind數據顯示,按照基金成立日期統計,截至5月14日,年內新發股票ETF數量(除QDII基金外)達到83只,已超過去年全年82只股票ETF成立的成績,布局節奏顯著加快。但整體新發規模驟降一半,由1038.93億元縮水至519.04億元,下滑50.04%。業內人士認為,股票ETF在認購端的降溫或受市場環境、產品數量、業績表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接下來該趨勢可能會延續。
4、主動權益基金近五年平均收益達到105.62%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主動權益基金近五年平均收益達到105.62%,相較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23.46%、66.2%、88.48%的漲幅,顯示出公募基金仍具有較強的獲得超額收益能力。
5、今年已有280家新三板公司完成股票發行融資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披露數據,截至本周,今年以來有280家掛牌公司在新三板完成股票發行融資,累計發行股票金額超過107億元。在交易方式方面,本周(5月10日至1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成交20.49億元,其中精選層成交5.40億元。幾大指數本周表現平穩,截至14日收盤,三板成指報985.90點,三板做市指數報1107.13點。截至5月1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計7540家。
6、三大交易所出手抑制大宗商品過快漲勢
面對大宗商品的過快漲勢,從5月10日開始,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聯袂出手,擬通過調整漲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證金水平等政策,為大宗商品市場降溫。一周之內,包括螺紋鋼、熱軋卷板、甲醇、玻璃、焦煤、焦炭、鐵礦石等在內的商品連續受到監管調控。
7、私募:“通脹交易”到了兌現階段
本周商品市場暴漲暴跌走勢引發關注,不少私募認為,此輪行情跟全球貨幣寬松、經濟復蘇下供需錯配、通脹升溫等有關,其中黑色系表現尤為瘋狂。但私募不看好行情持續性,“通脹交易”到了兌現階段,不宜過多加倉商品。
8、外資年內持續加倉A股保險股
據統計,截至5月14日收盤,外資對5只A股保險股的持股量均較去年12月31日收盤時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外資對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持股量分別增長50%、49%、30%。對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的持股量分別增長8%、3%。
1、雙休日唐山鋼坯下跌,國內市場建筑鋼價大幅下跌
,雙休日,河北唐山普碳方坯出廠價格累計下跌150元(周六跌180元,周日漲30元)至5520元,周環比上漲20元;國內在營業市場建筑鋼價大幅下跌,其中,西北、華北、西南、華東區域部分鋼廠補跌,市場報價整體下移,但出貨量未見放大;周日,因投機需求介入,個別市場暴跌數百元后小幅回升。
2、中船協與中鋼協就目前鋼鐵和船舶市場現狀及后期趨勢等進行交流
14日上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總經濟師王穎生會見了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譚乃芬一行。雙方就目前鋼鐵和船舶市場現狀及后期趨勢、當前船板采購模式、上下游供需銜接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并對如何加強上下游行業合作,促進互利共贏和可持續健康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
3、36家鋼鐵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
統計發現,2021年一季度,36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合計凈利潤為265.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3.77%。其中,33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逾九成。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方面,截至目前,有7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6家公司業績預增。馬鋼股份、山東鋼鐵、沙鋼股份、重慶鋼鐵、寶鋼股份、南鋼股份等6家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
4、寶鋼股份5人空降昆鋼
日前,昆鋼召開干部大會宣布任職決定: 陶寶生任昆鋼公司總經理助理、財務總監;徐濤任昆鋼環保搬遷改造項目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熊建良、姚建青、金鑫任副指揮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素琳對全司干部職工和五位同志提出希望和要求。王素琳指出,五位同志來自寶鋼股份,寶鋼股份的管理體系、工作方法等在各鋼鐵基地中出類拔萃,中國寶武此次抽調五位優秀人才來支持昆鋼的工作,體現了對昆鋼的重視。
5、海通宏觀:供給端因素驅動大宗商品價格飆升
海通宏觀梁中華等認為,外部因素可能并不是3月以來這輪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主因。3月初至今,歐美主導的原油價格只上漲了不到5個百分點,但同期國內主導的動力煤價格漲幅高達53%。這一波漲幅靠前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有一些供給端限制、或者限制的預期因素在里面,例如煤炭、鐵礦石、鋼材等。未來通脹的關鍵,還是看供給端政策如何走,如果能夠出臺有效緩解供給壓力的政策,我國不具備持續通脹的基礎。
6、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鐵礦石價格繼續回調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高級外匯策略師Elias Haddad:鐵礦石價格繼續回調走;不過,相對于鐵礦石價格所暗示的水平,澳元兌美元仍被嚴重低估。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信息均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不作為直接決策建議。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與處理。